王通是在返回汉境的途中过的新年。
在离开鲜卑的高柳王庭时,已经是腊月二十八,两天后,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度过了跨年夜。
当天晚上,骞曼的母亲坠马而亡。
其实跟典韦没有一个五铢钱的关系。一大把年纪,早就断水断电了,还要骑马,一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,就一命归西了。
骞曼的母亲死后,骞曼没有表现出任何伤心,找了个小山坡将他的母亲葬了,依旧称典韦为继父,显得极为孝顺。然而,典韦却不肯认他这个继子。
理由很简单:
“主公虽将你母亲赏赐与俺,但俺还没纳她过门就死了,这门婚事就还不能算数!”
这分明是耍赖。
提起裤子就不认账的……渣男!
骞曼的脸上有些难堪,既悲愤又失望。却又拿典韦没有办法,只能哀声叹息,暗暗祈求他母亲在天之灵,保他一路平安。
王通见状,便安慰骞曼道:
“死者已矣,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。生活中总有风雨,但时间永远向前。”
前一句,不乏对骞曼的威胁。
意思是:你老娘死了就死了,你要是还想活下去,就别怨恨典韦,否则你就不能继续活下去了。
后一句,则是对骞曼的安慰和指导。
意思是: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,遇上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时,就应该像某某的老婆一样,学会跟自己和解,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,向前看,或者向钱看。
……
一句“生活中总有风雨,但时间永远向前”,让骞曼如醍醐灌顶,幡然醒悟,茅塞顿开。
对王通大礼拜谢:“多谢将军教诲!”
随后,做为对骞曼的补偿,王通也答应提前释放支持骞曼的20户鲜卑贵族。由骞曼提供名单后,王通下令立即释放,还给了那些人一些战马和粮草,让他们自行离去。
这20户鲜卑贵族,虽然居住在王庭,但是在草原上,却都有属于自己的较大的部落。
就如同汉朝的大臣一样,大臣们虽在京城,却在天下各地拥有良田万顷和无数的庄园。
现在王通扣押着那些拥护魁头和步度根的鲜卑贵族,却将拥护骞曼的鲜卑贵族放走。那些人被放回之后,必然会去联络草原上支持骞曼的部落,聚拢兵力,为推翻魁头、拥立骞曼而做准备。
这本来就是王通计划中的事情,只不过,借这个机会,也送骞曼一个顺水人情。
……
在草原上过完新年之后,王通继续南下。
由于携带着大量的缴获之物,浩浩荡荡,声势极大。仅仅仅是马群、羊群、牛群就排上了十余里,还有大量运送物资和俘虏的雪橇。
这么大规模的“搬迁”。
身处群敌环伺的大草原之中,仅有4000名机动兵力专职担任护送,也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。
不过,由于王通袭破鲜卑王庭的消息已经在草原上传开,又有大量鲜卑贵族做人质,这一路之上,倒也没有胡人再敢招惹王通这支汉军。
不仅如此,沿途的草原部落,看到汉军到来,都躲得远远的,避之唯恐不及。
唯一对王通有些威胁的,是魁头那十几万人马。但是,那十几万人马远在千里之外的五原,估计现在连消息都还没有接到。
……
用了十五天时间,终于回到了雁门关外。
然而,要过关却并不容易。
仅仅是赶来的羊群,就有三十多万只。
还有将近九千多名俘虏、四万多匹战马、一千多头牛、二千五百多箱财宝、三千多石粮草、上千车的铜、铁、兵器、铠甲……
雁门关的大门只有3米多宽。这么多东西要全部入关,就算昼夜不停,那也得好几天时间。
(备注:数学好的帮忙计算一下,多长时间才能全部入关。)
……
雁门关的关城之内,蔡邕、荀攸、张燕等人早就在等着了,还将坐在轮椅上的郭嘉也推了过来。
张燕是雁门郡太守。
而蔡邕、荀攸、郭嘉等人,则是接到王通即将凯旋的消息,特意从太原的晋阳赶到雁门关,前来迎接打了胜仗的王通的。
仅留下治中从事顾雍在晋阳主持大局。
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羊群,蔡邕、荀攸等人都是又欣喜又惊诧,他们做梦都没想到,王通此番出征,竟然玩了这么大一把。
还直接来了个唆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