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的夏夜,全国千家万户的黑白电视机前,《新闻联播》播出的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,激起千层浪。
“鹏城渔民村计划贷款一亿,建造两栋全国最高摩天大楼”——这简短的新闻,让握着蒲扇的大爷惊得打翻茶碗,让刚放下碗筷的工人一家面面相觑,也让机关单位的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。
京城胡同里,老人们围坐在槐树下摇头叹息:“一个渔村要盖比天安门城楼还高的楼?疯了!一亿?那得是多少拖拉机、多少麻袋的票子!”
魔都弄堂里,纺织女工们边晾衣服边议论:“听说那边连电灯都没普及,拿什么还贷款?别到时候钱打水漂,连累国家!”
而在羊城的早茶铺,茶客们用粤语激烈争论:“特区搞试验也不能这么大胆吧?这要是成了,往后咱们是不是都能住到云彩里?”
各地的老百姓,对于这个劲爆新闻,都是感觉到不可思议。
有反对的,有赞同的。
而在专家那边,争论则更加激烈。
经济学院的教授们连夜组织研讨会,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数据与公式。
“按照 1979年的基建水平,一亿资金相当于全国铁路建设年度预算的十分之一!”
老学者拍着桌子,“没有成熟的建筑技术,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,这不是建设,是赌博!”
但也有年轻教师激昂反驳:“特区本就是探路者!如果成功,不仅能拉动深圳经济,更能为全国城市化提供范本!”
争论声中,有人默默翻出世界建筑史,试图从纽约帝国大厦的崛起寻找先例。
建筑专家赵老在接受采访时眉头紧锁:“从技术角度,1979年国内建筑工艺尚不成熟,超高层建设面临结构设计、垂直运输、消防疏散等诸多难题。但换个角度,若能借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,对国内建筑行业将是一次飞跃。”
经济学者李教授则在专栏中写道:“贷款一亿建楼,看似冒险,实则是特区探索外向型经济的大胆尝试。高楼建成后,可吸引外资企业入驻,带动金融、贸易、服务业发展,从长远看,收益或许远超成本。”
不过,也有城市规划专家担忧:“渔村基础薄弱,配套设施匮乏,高楼与周边环境如何协调,如何保障水电供应、交通出行,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”
同时,关于贷款1个亿是否合理性的讨论,也在京城有关部门展开。
京城某监管局的会议室内,关于这笔贷款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。
有人担忧:“万一失败,不仅是一亿资金的损失,更会打击全国改革开放的信心。”
但支持者据理力争:“渔村敢想敢干,正符合特区‘杀出一条血路’的精神!如果成功,将彻底改写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!”
最终,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改革基调下,决策层决定给予政策支持。
何为政策支持,那就是如果渔民村这两栋摩天大楼修着修着,差钱了,要停工,要烂尾,那就给予资金支持。
就是,确保两栋摩天大楼一定要修起来,一定要能建成。
决不能烂尾,成为笑话。
当然,如果这样,那就要求银行必须全程监管资金使用。
决不能出现资金滥用的情况。
而消息传递到鹏城四大行领导那,个个都是目瞪口呆。
当他们得知陈暮居然是要拿钱修两栋摩天大楼,还上了《新闻联播》时,他们很慌。
真的很慌。
他们以为陈暮是要搞基建,那就搞呗。
反正鹏城哪儿不是在搞基建呢。
但是没想到,好家伙,陈暮居然要修两栋摩天大楼。
这个太疯狂了。
当场他们就有点吓尿。
四人立刻开了一个碰头会,讨论这件事闹大了,上面会不行号责罚他们。
毕竟,他们弄的这个贷款,在鹏城来说,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毕竟特区嘛,什么都是摸石头过河。
所以,用那条公路的收费权抵押如此新奇的事物,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可是这出了特区,那就不灵了。
甚至于说,是违规操作。
这种情况下,上面责罚,问责,他们可就难办了。
结果没曾想,上面打来的电话居然是让他们继续支持陈暮。
一旦资金链不够,必须支持,让其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完成两栋摩天大楼的建设。
这个,着实是出乎他们的意料。
当天晚上,他们就连夜跑到了渔民村工地上。
看着那亮若白昼的工地,几百号人在那干的热火朝天,四位银行领导也被这情绪感染。
这能不成功吗?
这如火如荼的工作干劲,必须成功啊。
尤其,他们还看见了陈暮这边刚招募来的几个建筑学的大学生,那也是没有休息,在那指挥工人打桩,以及进行场地的协调。
“你们村长呢?”四位领导抓住一名大学生询问。
“村长?哦,你说的是陈暮村长吧。他在家睡觉啊。这里又用不上他,他也不会。”大学生头也不回地说。
睡觉?
这个时间段,还能睡的踏实?
四位银行领导,只能继续赶往渔村,一眼就看到了陈暮的那栋小洋楼。
所幸,现在村里路好走,而且路灯也都安装好了,夜晚明亮,车直接一路开到了陈暮家的院子里。
这让四大银行的领导感觉到莫名的舒服。
这之前在鹏城跑,那是真的很难受。
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路,虽然一直在修,但是这需要时间。
而进入渔民村地界后,这一路过来,路太舒服了。
而且一路到了陈暮家里。
瞧瞧这眼光,这路修的好!
得推广啊。
当陈暮听闻四大行的领导连夜过来找自己,陈暮也是愣了。
睡眼惺忪起来,不知道怎么了。
“陈暮村长,是这样的。关于你修两栋摩天大楼,上面总行有指示。”四位领导连忙将总行那边传递过来的政策跟陈暮传达了一番。
陈暮一愣。
“还能贷款?”陈暮心中一乐。
这贷款越多,就越能帮自己将那90箱黄金给洗干净啊。
“陈暮村长,那是指在你资金遇到困境下,我们能继续放贷。但是我们的人就必须入场进行全面监管。”四位领导无奈说。
陈暮闻言,没了兴趣。
“那就不需要了,资金足够了,我们能搞定。”陈暮撇撇嘴。
这要让四大行的人入场进行资金监管,那自己还怎么将那90箱黄金,慢慢洗出来。
那还不得被发现啊。
“不过还是多谢四位领导连夜传递消息了。辛苦,辛苦了。要不要来点夜宵,你们稍等片刻,我去港岛那边去给你们快递一些海鲜舫的招牌菜过来。”陈暮说。
四位领导一听,这敢情好啊。
港岛海鲜舫的名气,他们也听说过。
不过去不起啊。
随便吃顿饭,那边就要一两百港币了。
那还是吃的很节约了。
他们那点工资,怎么够吃。
何况,这年头去港岛,也很不方便。
陈暮给王总打了个电话。
王总一听,要一些招牌菜,这个没问题。
钱都不收。外卖而已,不收钱。
二太交代过,如果陈暮来吃饭,全部免单。
因为陈暮给她的那份贺礼,她去找专家鉴定过,价值连城。
如果放到拍卖行,将这珍珠项链背后的故事说出来,那拍个2000万港币没什么问题。
听闻这么值钱,饶是二太也是富贵人家,也是监管大场面,也有点发懵。
因为真的太价值连城了。
一出手,那么贵重的礼物,她也不好意思再去给陈暮钱。
也只能尽她所能去帮一下陈暮。
然后,海鲜舫,自然对陈暮无限量免单。
算是一点心意。
“陈暮村长,你这边,怎么接收呢?”王总询问。
“我会去取。为了避免刺激港岛,你派人送到公海,我来接收。”陈暮笑说。
其实,若不是怕太嚣张,陈暮就算直接进入港岛海域,港岛方便也拿自己没辙。
要是将自己逼急了,自己将扫雷艇弄出来,机枪架起来,和他们拼。
当然,那都是纯妥妥的置气。
实际上用的着机枪吗,巨人化的水分身,直接就能将港岛那小型的巡逻艇给掀翻了。
自己用的着吗?需要用吗?
不需要。
不过为了避免矛盾持续恶化,而且陈暮至今不知道港岛那边是否知道他们的工作组出了意外。
这一点,也让陈暮不得不谨慎一些,小心一些。
随后,陈暮直接驱船抵达了公海。
就陈暮如今这水分身的速度,几分钟就到了。
而且是悄无声息。
在大海里,陈暮直接让十道水分身巨人化后,拖着自己的小木舢板船前行。
不但速度快,而且一点声音都没有。
并且,极为平稳。
这种航海感觉,陈暮不知道科技如何能做到。
要知道,哪怕是遇到狂风暴雨天气,巨浪滔天,这一样能保持平稳。
这就是巨人化水分身的作用。
“陈暮村长,你可是真胆大。”王总也来了。
这一次,他亲自过来送货。
毕竟,现在陈暮的身份不一样了。
过去,陈暮是卖鱼仔。
后来和二太搭上关系,那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称呼了。
必须尊敬。
并且,王总以前和陈暮,属于互惠互利关系。
陈暮需要卖鱼来赚钱。
王总需要那些珍惜的海洋鱼类巩固自己在海鲜舫的地位。
但是如今,陈暮打不打渔,意义不大,赚不到多少钱。
而王总可是需要陈暮的关系。
所以,送夜宵,也是亲自过来。